融资租赁:坚守行业本质支持实体经济
2016-03-01 08:51 性质:转载 作者:金融时报 来源:金融时报
关注重点行业、细分行业——中民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汤敏
依照国家战略导向,下一步中国企业肯定要“走出去”,会像日本、德国企业一样需要专业化、国际化租赁公司的支持,这同时也是租赁公司自身获取各方支持的核心。
现在租赁行业发展得很快,公司数量也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部分租赁公司并没有真正关注细分租赁物,在融物方面的投入不够,过于关注融资功能,有的甚至以租赁公司为噱头,试图通过资金腾挪,炒概念、赚快钱,这样的公司是没有生命力的,也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
美国排名前20名的租赁公司,银行控制的只有4家,其他16家全部有行业背景、产业背景,或者说是产融结合的背景,这些公司都非常优秀,规模也很大。这给了我们信心,就是只要租赁立足产融结合的定位,专注于重点行业、细分行业,成为细分领域的专家,租赁行业就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资产管理是核心——经开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若鸿
行业既要追本溯源,也要不断创新。当然,创新首先要理解本质,要综合性的考虑这个问题。因此整个租赁公司要做四个中心:资产中心、财务中心、税收中心、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反倒排在最后,资产中心排在第一。融资租赁公司实际上核心是在做资产管理。资产是什么,可能是实物资产,也可能是金融资产,但是资产管理一定是它的核心。如果抓住这个关键点,就不会出现“e租宝”这类事件。
我们要认清形势,互联网发展战略、支持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国家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融资租赁公司必须要做的事情。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从租赁物到企业征信的登记及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登记等,要有一个平台,现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和融资租赁行业联系起来对于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都是好事。
加强自律非常重要——原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拟任圣大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匡双礼
现在这个时点把租赁出口这个事情重点推出来确实非常有意义。过去四年以来,我们团队一直在研究和实践。对租赁行业的人员倡导一个自律准则,我觉得是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建议对租赁公司的经营行为加强自律。租赁行业与互联网合作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建议行业出台一个指引,租赁公司在和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做业务的时候要有一些基本准则,对平台要提出一些明确的门槛。
未来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跨境结构性融资部副总裁付阳
互联网引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叫做共享经济,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所有权的弱化。未来的租赁形态既不是今天所讲的融资租赁,也不是现代的企业会计制度下的金融租赁,而是更加流动化,更加毛细、小微的租赁行为,这些行为会越来越多的占据社会经济的部分。它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及生产资料的按需分配。在未来,在这种共享经济下,租赁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融峰
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高成长性、高附加值而备受关注,但也因其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中关村科技租赁带着改善中关村创新创业环境的使命诞生,并迅速切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专业化、综合化、投行化竞争策略的成功运用,是中关村租赁开拓细分领域“蓝海”的法宝。
中关村租赁创新出“创投+租赁”的商业模式,深度挖掘科技租赁的价值。这种模式以未来在资本市场上退出的投资收益来降低当期融资成本,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这种模式中,中关村租赁利用较高的投资收益来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解决了成本收益之间的矛盾。
加强行业自律和风控管理——河北省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敏俊
唯有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解决实体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但一定要杜绝没有监管、风控缺位、透明度缺乏的金融创新。总而言之,对于各类业务及其创新是否应该支持,根本上要看三个是否,即看其是否支持了实体经济,是否满足了实体企业的发展需求,是否守住了风险防控的底线。
对于通道类业务而言,不能“一刀切”,“一把抓”,而应去劣取优,规范管理。在目前的市场中,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融资租赁机构等共同组成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与融资租赁行业增进沟通,加强合作,切实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为客户打造更为多元化、更为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业也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风控管理,对通道类业务严加把关。
未完待续
乌鲁木齐泰昌光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推荐